想像一個時代! 想像一個沒有互聯網的時代: 你不能用智能手機發送文字、圖像、照片、視頻; 如果你在電視台工作,很少有機會進行現場報導, 無法即時上傳新聞;電視屏幕上也很少出現“突發新聞”的字眼。
我,就是在這樣一個時代, 在亞洲開始了我的文字、廣播和電視生涯。
當我剛大學畢業,我來到了華盛頓特區,成為一名自由記者--首先是去了日本,然後在香港,然後去了越南和柬埔寨,在對這兩個國家最為關鍵的七十年代。
22歲時,我開始了對亞洲的終生迷戀,並開始經歷長達52年的旋風式新聞技術變革之旅。
回顧我最早的報道,我感到很吃驚。
電台的新聞報道是通過粗糙的電話線提交的。 我曾經拆開座機電話,把電線接頭接到我的錄音機上。 有時聲音很難聽清。 然而,當美國的廣播電台播放我的故事時,數以百萬計的人在開車上班的路上聽著,無視那些信號干擾。 特別是隨著越南戰爭的繼續和柬埔寨新的更廣泛的戰爭的開始,他們渴望聽到每一個字。
1972年,我最早為NBC新聞做的電視報道不是用高清數字視頻拍攝的,而是用看起來很模糊的16毫米膠片拍攝的。 分辨率很差,顏色不一致,有時圖像似乎失焦。
然而,這就是當時的技術。 聽眾、觀眾和新聞消費者的期望比今天要低。
美國在越南的戰爭從1955年(越南的法國殖民統治者在1954年3月被越南共產黨羞辱性地擊敗後離開),一直拖到1975年4月30日北越最後勝利。
這場漫長的衝突以近300萬越南人和54,000多名美國人的死亡而告終,在歷史書中被描述為“第一次電視戰爭”。
它確實如此。 美國的CBS、NBC和ABC,英國的BBC以及世界各地的電視頻道,夜夜都有來自戰場的報道。 早期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朝鮮戰爭主要是通過報紙和周刊以及每日的無線電廣播進行報道。 視覺報道僅限於電影院播放的新聞紀錄段片,或在20世紀50年代偶爾在電視上播放的新聞綜述,而電視是黑白的,直到60年代才有彩色的。
在英國,BBC的負責人苦惱不已。 20世紀60年代中期,BBC電視台已經安排了從黑白到彩色廣播的轉換。 但是新聞怎麼辦? 英國廣播公司的一些人擔心,紅色--戰鬥的血液--對英國觀眾來說會過於沉重。不過, 對紅色的禁令很快就被解除了,人們被暴露在殘酷的戰爭現實中。
在美國,直到1980年,觀眾只能選擇三個電視網絡。 當時沒有新聞頻道的電視。 有線電視上沒有500多個頻道可供選擇。在那些日子裡,電視新聞擁有巨大的收視率和影響力。 CBS每天的主要晚間新聞吸引了2900萬觀眾。 NBC和ABC也不甘落後,有類似的數字。 今天,由於有了電視和網絡內容的廣泛選擇,每天觀看美國網絡新聞的人不到700萬。
1972年初,我開始在越南為NBC電視台做報道。 我到達越南時,該國有30多萬美國軍隊。 我當時並不知道,但戰爭已進入最後三年。 盡管在20世紀60年代就有了這種技術,但沒有一個電視網絡在越南建立衛星地面站。
也許它太昂貴了。 也許電視台的主管們認為戰爭不會持續太久。
因此,拍攝電視新聞被證明是一個漫長而費力的過程。
首先,你把故事拍成影片。 作為一名年輕的記者,我與許多經驗豐富的越南人、日本人、韓國人、澳洲人或其他攝像師一起工作。 我還擁有一台小型膠片相機,在我不得不重新加載之前,它能拍攝大約四分鐘的膠片。 我們試圖盡可能地接近戰線。
紐約的電視網想要的是他們過去所說的“砰砰”。 我總是帶著錄音機,以確保我們有大量的大炮或M-16步槍射擊的聲音傳入和傳出。
當拍攝結束,故事完成後,我會在現場寫下我的旁白,並將我的聲音錄在膠片上。然後,所有的膠片被組裝起來,放在一個透明的洋蔥皮袋子裡,由越南航空或國泰航空運往香港。 如果我們的故事組裝晚了,或者故事特別緊急,我們會找到一個“鴿子”:一個願意攜帶影片到香港的乘客。 然後,等待的快遞員將膠片從啟德機場送到九龍的柯達膠片實驗室進行處理。 幾個小時後,膠片會被送到位於灣仔大電報大樓的NBC電視辦公室。NBC的一名編輯會以最快的速度工作,配合我的旁白將影片剪輯並且合成,最後將完成的越南故事從香港,通過衛星傳送到紐約。
通常,我的工作成品會在我在越南的工作完成24或48小時後出現在NBC夜間新聞或者或早晨的“今日秀”上。
隨着時間的推移,技術的改進。 20世紀80年代,膠片讓位於錄像帶,2000年代,小型攝像機中的數字編碼卡也讓位於膠片。 20世紀90年代,便攜式衛星開始使用。電視的現場直播變得更多。在我的越戰報導過去很久後,我報導伊拉克和阿富汗衝突,已經開始使用更好的技術,進行更即時的報道。
新技術創造了新的挑戰。 今天這一代的記者必須使他們的工作適應那些我只能夢想的智能技術。
首先--可悲的是,戰爭並不局限於歷史。
烏克蘭是今天的越南—而今天是既是互聯網又是電視的戰爭。
我在20世紀70年代作為一名年輕的自由職業記者開始了我的職業生涯。 今天,年輕的自由職業記者也被依賴來獲取故事,進入前線,獲取”砰砰“聲。自由職業記者--用印刷品、音頻、視頻、多媒體方式制作故事, 但他們不是為哪家媒體工作,但是對於希望進入新聞行業的人來說,這是一個艱難但可行的選擇。如果你作為一個自由職業記者做得很好,你將贏得你的地位,並可能在某個大型新聞媒體找到高級員工職位。
現在和過去的另一個相似之處和一個關鍵區別。
壓力——不同的壓力——仍然支配著記者的生活。記者的生活不適合昏昏欲睡的人。 無論是戰爭的危險還是截稿時的緊張,都會讓人神經緊張。
然而,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使用帶來了新的挑戰,並常常粉碎了人們的神經。
即時通信限制了對一個故事進行更長時間思考的機會,或花更多時間深入探究和核查事實。
在24小時的新聞世界裡,對現場報導的不斷要求有時會使記者無法深入現場進行挖掘。所有的記者都必須能夠退一步思考,反思他們所報道的故事,閱讀,研究,深呼吸,暫停和深入挖掘。 現代記者必須抵制截稿時間不斷縮短的壓力。
確定事實和准確報道一直是記者的基本挑戰。
當年,在戰爭的迷霧中,我有時會在幾天後發現,我的報道並不總是反映真實情況。
今天,社交媒體給記者帶來了最大的挑戰。 來自成千上萬,消息來源存疑的消息透過網絡視頻造成的影響,可以壓倒電視記者對真相的搜索。 成百上千的利益集團和成千上萬的網民在重大問題上創造自己的敘述,這些內容需要被記者們嚴格審查。 在追求准確性的過程中,往往沒有太多時間和太多內容可以篩選。
以上這些都不是新問題,但技術的進步和對速度的要求是現代新聞業的新禍害。
可以做些什麼?
那些完成和播出一篇報道,要花上幾天時間的老記者只能建議謹慎行事。 抵制誘惑,不要一頭扎進任何事情。 深吸一口氣。 只要你能停下來檢查、思考、分析、考慮。 只有這樣,你才能為你的讀者、你的觀眾和你的聽眾服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