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烏克蘭的戰爭:對中國媒體的研究

作者:Yevheniia Hobova

報道烏克蘭的戰爭:對中國媒體的研究

新聞研究

2023-03-21 17:13

2022年2月24日清晨,對每一個烏克蘭人來說,都是改變一切的時刻。我們平凡的生活在那一天結束了,讓位於這個新的現實,每天都有關於戰爭恐怖的報道,一方面是無數同胞的死亡,另一方面是勇氣、人性和同情心的非凡行為。

3月初,當我們從最初的震驚中振作起來時,我的烏克蘭中國研究協會的同事們開始關注中國媒體上出現的信息。我們懷著相當天真的希望,尋找一些跡象,表明這個對我們的職業和個人生活如此重要的國家至少會對烏克蘭表現出一絲支持。於是我們抓緊時間,專注於分析中國官員的講話和言論的措辭--如何描述這場衝突,它被稱為什麼等等。但很快我們就痛苦地發現,我們在被同樣的負面信息不停地敲打。但是與此同時,我們所有人都盯著中國的媒體和社交網絡,那裡卻至少出現了一些對烏克蘭鬥爭有利的主題。在建立了一個由翻譯組成的小團隊,在不同的時區全天候工作,以分享中文世界中關於烏克蘭聲音後,我們發現有必要創造手段來跟蹤中國媒體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報道。

使用每個人都可以使用的工具,並且省略一個陡峭的學習曲線,是能否建立這個項目的關鍵原則之一。在初春到仲春,我們中的大多數人要麼在入侵發生之前就已經在國外,要麼流離失所。對於那些不得不搬離家園的人來說,生活條件並不穩定,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團隊成員加入、離開和重新加入團隊是很自然的。這個團隊總共有九個人,他們都精通普通話,對這個項目有興趣,最重要的是,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參與其中。在這些出色的人的幫助下,這個項目得以實現,而我大多還沒有見過他們的面。它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在我們認為有必要時,增加了更多的數據點和類別。以評估中國媒體對烏克蘭的整體態度為主要目標,在三個多月的時間里,我們查閱了幾千篇在標題中提到烏克蘭或容易識別的涉及烏克蘭內容的文章。雖然這不是評估每一篇關於烏克蘭的文章的萬無一失的方法,但仍然相當有效。

該項目於4月開始,所以3月的數據必須追溯收集,這限制了數據庫,因為它可能遺漏了一些後來被刪除或編輯過的文章。但為了研究的目的,有必要包括3月份的文章,這些文章的前幾周顯示了中國對烏克蘭的看法的多樣性。我們選擇只監測以簡體中文為主要語言的中國官方媒體,任何中國網民都可以隨時查閱這些媒體,也就是沒有訂閱付費牆。不幸的是,最後一個條件排除了財新網,因為財新網有一系列關於烏克蘭的文章。在每一天的觀察中,我們設定的目標是平均分析十篇文章,儘管這個數字每天都在變化,取決於事件的強度,可能在5到15之間。在4月初,這些數字是最高的,但到了5月底就明顯下降了,這反映了人們對這場顯然正在成為一場持久戰的衝突的興趣逐漸減弱。

收集觀察結果的數據庫是用谷歌表格創建的,對於那些當時不在中國的隊友來說,這被證明是一個很好的協作工具。在這個數據庫中,我們會輸入文章的所有基本數據,包括標題、日期、URL、主題、信息來源。主要關注的是烏克蘭在文章中的中心地位,以及它的總體看法是積極的,消極的還是中立的。不久,我們還加入了傳播度(同一文章在其他媒體上的轉貼數量)和信息的可信度等變量。後者是在中國的消息來源中出現了一系列重復俄羅斯關於烏克蘭的假新聞的報道後,不得不加入的。我們的隊友會評估這個故事是否完全真實,是否有一些事實的操縱,還是完全不真實。當然,這些評估後來不得不在數據清理步驟中通過交叉檢查類似新聞故事的輸入來進行審查。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故意含糊其辭、自相矛盾、引用雙方的說法、使用未經證實和不可信的來源等而最終進入灰色地帶。平均而言,完全的假新聞(如 Covid是在烏克蘭的美國生物實驗室中孕育的)比例相當低,不超過總數的9%。

每周結束時,在清理和分析數據後,我們會就該時期最重要的發現編寫一份報告,與我們的同事和任何感興趣的人分享。而這些發現通常讓作為烏克蘭人的我們感到失望。在分析這場俄烏戰爭報導的框架時,最大的問題是烏克蘭在大多數文章中基本沒有出現--到5月底,只有多達5%的文章中烏克蘭是故事的中心。大多數時候,烏克蘭是與其他國家(主要是美國或英國)或國際機構(聯合國、北約)聯合行動的,它主要是中立的存在,即使在4月初烏克蘭武裝部隊收復以前被佔領的領土時也是如此。任何關於烏克蘭的積極言論都是少之又少的。

但也許最令人困惑的發現是,平均只有1.5%的文章使用烏克蘭的信息來源,而俄羅斯的信息來源佔30%或更多。當時,烏克蘭媒體正夜以繼日地傳播俄羅斯入侵的消息,信息可以從主要的新聞機構之一(UNIAN)的英文甚至是中文中獲得。我們的同事自

告奮勇,花費大量時間翻譯和傳播中文新聞,但媒體監測的結果表明,面對無處不在的今日俄羅斯、塔斯社、俄新社和其他類似的可信來源,所有這些努力都是徒勞的。當我們看到我們的人民英勇地抵御謀殺性的入侵時,中國的媒體會喋喋不休地談論烏克蘭是一個馬基雅維利的棋手手中的棋子。對這場正在進行的戰爭,我們看到一些非常奇特的報道:3月1日有關於基輔天氣的報道,津巴布韋專家對俄烏戰爭(或者說是美國的霸權主義)進行了投機取巧,錯誤地引用了烏克蘭的消息。但缺少的是同情心、人性和同理心。烏克蘭在戰爭中沒有主體性,戰爭中的烏克蘭受害者在這些故事中很少得到同情。

這個項目從來沒有打算持續很長時間,所以當它對大多數隊友來說變得太費勁時就結束了,因為他們的日常工作和志願服務都很忙。對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的報道越來越少,同樣的主要敘述被反復使用:西方在為戰爭推波助瀾,中國呼籲雙方停止戰爭,俄羅斯在烏克蘭成功作戰。從那時起,前線發生了很多變化,也許中國媒體對戰爭的報道方式也有變化。因此,如果有可能獲得資金,監測將以某種形式重新啓動,並將再次帶來關於中國在這場戰爭中如何看待烏克蘭的清醒的最新信息,這是相當可行的。

在內容分析過程中,我們牢記該項目肯定有它的缺陷和局限性。最終,它不僅成為一個關於媒體監測的項目,也是在高度緊張的情況下計劃和進行研究的經驗。而且我非常感謝當時加入我的同事們,他們共同完成了成千上萬的文章。即使烏克蘭軍隊最近成功地取得了進展,解放了哈爾科夫地區和赫爾松市,戰爭也遠未結束。而從中國媒體的報道方式來看,中烏關係的未來變得越來越不確定。我們只能希望,在戰爭中以及在戰爭不可避免地結束後,在對烏克蘭的報道中能敏感和有更多的理解。



(作者簡介:Yevheniia Hobova博士是烏克蘭國家科學院A.克里姆斯基東方研究所研究員